端午節 --- 茶寮閑話端午節

 
 

 

 

端午節在年輕一代的心中是個怎樣的節日?與鄰桌小朋友搭訕者閑談所得;

1.    公衆及勞工假期,放假一天。

2.    有香港龍舟賽,國際龍舟邀請賽。

3.    有糉子食。

4.    商場及酒家大量推銷糉類食品

5.    遊覽區有應節玩具迷你龍舟和精品,以吸引遊客為主。

6.    紀念詩人屈原的日子。(只有二人回答。)

 

 好奇詢問,怎樣得知?童子對曰;‘好讀中國歷史和國學故而得知’ 。有此總結也算好了。乎復何求!

  端午節,又稱端午、端五、端陽、重五。由於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八月初五,為了避諱,以後便正式把端五改為端午。

 

 端五節作為五月五日的節名,始於晉魏時期。晉人周處(並非除三害的周處)在《風土記》中有如下記述;‘仲夏端午,烹鶩角黍,‘端’ 始也,謂五月初五也’。端午本是仲夏的第一個午日,即農曆的午月午日。後來人們用數字代替了干支記時制度,以重五代替重午,及後到唐玄宗又改回重午。

  端午的月份是仲夏月,即夏季第二個月份。天氣漸熱,溫度只升而引致蚊蟲蟻患更活躍,毒氣漸升。古時為防止人體被侵害,於是便有各種壓禳舉行,即設法壓止和驅除毒氣毒物的措施,包括使用藥物、食物和祭祀等等。於當時的古書籍中尚未見提及祭屈原的記述。吃糉子也並非為了屈原。在《續漢書,禮儀志》上說‘朱索五色,桃印為門記’ ,《風土記》又說;‘五月五日,以菰葉裹黏米煮熟,謂之角黍﹙糉的原形﹚,以象陰陽相包裹,未分散也。有此緣故,所以當時人們家家戶戶皆要懸掛艾草、菖蒲,或用菖蒲裁成劍形懸掛,故也有稱作掛劍蒲。喝雄黃酒,在門上掛鍾馗像,以此來避五毒、驅邪和除祟。筆者家鄉不產菖蒲,也有在門框上插桃枝、艾草和香茅草。香茅草外用確可治瘡癬疥類不甚嚴重的皮膚病。昔日鄉間小朋友給蚊叮蟲咬而生小瘡,用整棵茅草煲水浸洗,約四五次即可消散而癒。致於喝雄黃酒,白蛇傳可作參考資料。真實的是到現在,寒舍的廚房四角及渠口邊,仍經常洒上雄黃,確有防蟲蟻功效,比那此乜乜靈更實用呢!

 

在民國時代,一些女該子會用各色綢緞布縫制小香囊,狀似三角形的超小型糉子,大小約三至四寸不等,內放入香草、蒼朮、甘松、白芷和丁香等藥用植物配制成的粉香料,以五彩色線縫口,屆時懸於腰際以收護身避疫之效。也有女子繡上花草和各種圖案在囊上以展其精於女紅。甚至乎也有以此隨身香囊送給情郎作為訂情之物。

 

端午節成為‘三閭大夫屈原’ 紀念曰的原由,見於南朝時梁朝人‘吳均’ 的《續齊諧記》和‘宗懍’ 的《荊楚歲時記》;"屈原,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,楚人哀之,每至此日,以竹筒貯米,投水祭之。漢建武中,長沙歐回,白日忽見一人,自稱閭大夫,謂區曰‘君當見祭,甚善,但常所遺,苦蛟龍所竊,今若有惠,可以楝樹葉塞其上,以五彩絲縛之,此二物,蛟龍所憚也。’ 回依其言。世人作糉並帶楝葉及五彩色絲,皆汨羅之遺風也"。《荊楚歲時記》裡頗多關於端午節的民間習俗記載,可作民俗文化閱讀。各位若有機會到武漢旅遊,(長江三峽遊團多作為起點,)不可錯過參觀「荊楚文化愽物館」。原裝板本的‘缶’ ,在北京奧運千人演湊的是B板。連魚腸劍有得看,還可以一聽/看現場古色古香的扁鐘演湊。除國樂外還可演湊貝多芬譜曲的‘歡樂頌’呢

 

 屈原,戰國時代楚國大夫(是大臣,並非醫生),因才華橫溢,忠君愛國,甚得楚懷王器重而成為楚國重臣。世情的發展確很公式化,屈原因受重用而招至另一臣子‘靳尚’ 的妒忌。累進讒言於楚王,最終遭楚懷王放逐出國。楚懷王死後,新王繼位,復用屈原,不幸地仍遭靳尚迫害,終至二度被迫放逐。最後愛國憂民的屈原,抱石投汨羅江而逝。當日適為五月五日端午節,故此,後人把紀念屈原的日子和端午節日合而為一,共同進行。當日衆船家趕赴現場搶救屈原的情況,重演歷史而成為龍舟競渡。且為節日的重點項目。

  對於龍舟競渡,早在南北朝時期,已有幾個說法:一是紀念三閭大夫屈原、二是紀念楚國大將伍子胥。而以前者更為廣泛流傳,模式也大同小異。到隋朝,龍舟已成競渡之戲,且有云;水上棹歌亂響,喧振水陸;陸上觀者如雲等句。實況與今時龍舟邀請賽相去不遠。描述競渡的文章較多流傳的有劉禹錫的《競渡曲》。唐詩,唐人張建封的《競渡歌》。摘錄於下共賞;

 

    五月五日天腈明,楊花繞江啼曉鶯,

    使君未出郡齋外,江上早聞齊和聲。

使君出時皆有准,馬前已被紅旗引,

兩岸羅衣破暈香,銀釵照日如霜刃。

鼓聲三下紅旗開,兩龍躍出浮水來

棹影斡波飛萬劍,鼓聲劈浪鳴千雷。

鼓聲漸急標將近,兩龍望標目如瞬,

坡上人呼霹靂驚,竿頭彩掛紅蜺暈。

前船搶水己得標,後船失勢空揮橈,

瘡眉血首爭不定,輸岸一朋心似燒。

隻將輸贏分罰賞,兩岸十舟五來往,

須叟戲罷各東西,競脫文身請書上。

吾今細觀競渡兒,何殊當路權相持,

不思得岸各休去,會到摧車摺楫時。

 

張建封的競渡歌,是千多年前的實況寫照,放諸今天也不遑多讓。但相信己變成競渡遊戲、賽龍奪錦多於紀念屈原矣!

 

  筆者鄉間河道淺窄,沒有賽龍舟表演,每年只好到石岐的岐江河看龍舟比賽,趁熱鬧一番,對小朋友而言,也是出城旅遊一樂也。

 

  談過歷史,說完活動,節慶日子,當然輪到講食啦!端午節的主角就是‘糉子’。

 

  糉子種類繁多,每地區均有其特別制作方式,多以應用當地材料為主。大致上分為五部曲:l糉葉、2主料--糯米、、3配料--去殼綠豆及其它、豆類、肉類、4裹糉、5烚糉(煲糉)。

 

  它鄉糉子好,老家糉更香。首先出場當然是家鄉特產‘中山蘆兜糉’ 上場了;顧名思義蘆兜糉最重要是包糉的蘆兜葉。植物蘆兜遠觀像未有果實的菠蘿,但蘆兜葉較長,約三至四尺,寬約三至四寸,葉身呈V字長劍形狀,兩側及V字尖背上長有倒刺。極易刺傷手指。採摘加工,先去倒刺,方法是把筲箕反轉,背面朝上放地面,把葉轉在箕背上輕壓拉過,利用竹篾的空間把刺拉脫,用清水把葉洗淨,再用開水拖過,像汆水一樣,然後壓平V字,掛在竹杆上晾乾備用。這才成為蘆兜糉的主件。糉料為糯米,其餘配料豐儉由人。一般鄉間多用現成材料多裹幾欵。分別有:紅豆、綠豆、花生加眉豆三欵最普遍,皆因是農家現成材料,有另外再加五香粉醃制的上肉(半肥瘦的,不是純肥肉)、燒肉、咸肉或燒雞、冬菇等配料。少不了的必有梘水糉,(家鄉多用自制梘水,以荔枝柴燒成炭灰,以清浸過夜,再用布過濾多次則成。香味較獨特,所以也不用化學梘水。)蘆兜糉個子較大,直徑三至四寸,長度五寸至十寸不等,最小的也有一斤重。烚糉時間約六至八小時。記得當年下田幹活,帶一隻大糉可夠三人作午餐。很大部份人會保留糉葉,洗淨晾乾,捲成餅狀,留待下回用,因為制蘆兜葉很花時間。一般可用二次,再用則沒有了蘆兜的香味了。

 

在本港經年所見售賣而又最方便的首推用竹葉包的糉,其次是用冬葉包的裹蒸(糉)。後者屬於肇慶特產,制作裹蒸多用木制倒金字塔形模具輔助,好處是劃一整齊,先墊上冬葉,再加上糯米、去殼綠豆及一片加五香粉醃好的肥肉,裹好後烚制而成。正名為‘肇慶裹蒸’,因其形狀似糉,外地人多稱為裹蒸糉。約定俗成,漸漸地肇慶本土人也稱為裹蒸糉,做生意至上也!

 

  對於裹蒸粽,筆者的最佳回憶是時光倒流到八十年代或之前,時屆深秋至整個冬季,每到入夜後(約八時許)開始,就會聽到‘裹----糉’ 的叫賣聲。正是:

 

    午夜遙聞叫賣聲,寒風細雨倍淒清。

    皆因無本開小店,維生只好夜經營;

    加班歸途披月星,饑腸轆轆返家庭。

    推窗遠喚車仔伯,妻兒共嘗裹蒸情!

 

php hit coun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