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 清明

 
 

 

  在眾多節日裡,清明是唯一有節氣兼節曰的民俗大節日。清明在漢魏以前是時令自然的節氣標誌。也是與農耕有密切關係的節氣。真正成為民俗節日是在唐宋之後。

 

  冬至百六是清明,一般指從冬至開始計的壹佰零六天便是清明節。由於在北半球冬至是冬季的開始。所以在古代曆法裡,取冬至為一年的開始,直到現在仍然流傳著"冬大過年"的觀念。從冬至開始直推算到清明共有七個節氣,(也是春分後第十五天)為時壹佰零六天,故有此說。

 

  清明的節名;在淮南子的"天文訓"裡云:"春分後十五日,北斗柄指乙,則清明風至。又在"歲時百問"裡則說:"萬物生長此時,皆清潔而明淨,故謂之清明"。

 

  清明節日與自然天文節氣合成一體,是甴於天文節氣在陽曆的四月四日,相對農曆的清明的前二天,即三月三日是寒食節。寒食節是禁火而冷食而名。至漢代,因漢武帝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,當時儒家學說的流行。宗族性的群體生活擴大,返本追宗的觀念日強,對於寄托先祖魂魄的墳墓漸趨重視而時加打掃。尤其是冬去春來的時間清理墓墳地,但並沒有規定的曰子。到唐初已漸成風氣。遍及民間各階層人仕。據《舊唐書,玄宗紀》所載:唐玄宗鑒於士庶之家皆於寒食上墓祭掃,于是下詔"士庶之家,宜許上墓,編入五禮永為常式。"朝庭以政令形式把掃墓的風俗固定於寒食節。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只相隔二天,寒食禁火,清明取火。故漸漸地變成合併節曰。寒食掃墓也在清明共舉。白居易在《寒食野望吟》有詩云"烏啼鵲噪昏喬木,清明寒食誰家哭"。實質上寒食掃墓也有不方便之處,因為不能舉火,拜祭後的溪錢、錢帛、金銀等必須用草繩穿成環串,掛於墓旁的樹枝上。直至唐朝後雖然已有火化祭錢方式,但仍有一種表示保留到現在;那就是在墳墓正頂及兩方案手位置,各放一個圓草餅,並壓著一些紅門錢和溪錢,表示這墓已經有後人來拜祭過。所以鄉間掃墓是要荷鋤而行,目的是為了清除雜草和就地掘壓墓錢帛的草餅之用。從前鄉間習俗是有人拜祭其它墳墓時,會把一些祭品和香枝插放到沒有人拜的墓上,以表示冥間也有睦鄰之舉。約定俗成,漸漸地把兩節合成一節。中國古代的三月份,時在春暖,風和日麗,繁花似錦,鶯飛草長,是頗多活動的。記憶中有:掃墓、踏青(行山是也,現在也變為掃墓的代名詞)、插柳、植樹等等。詩人墨客名詩名句甚多:

 

  情景有杜甫的: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家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。

 

掃墓景有高翥的:南北山頭多墓田,清明掃墓各紛

然。紙灰飛作白蝴蝶,淚血染成紅杜鵑。

 

  詩中充分地表達了掃墓者的情懷,表現出中國人,子子孫孫對先人的懷念。慎終追遠的意識。自宋朝以後,清明節活動多只著重於掃墓,民國以來相隨增加

了三月十二日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植樹節,故此鄉間也在清明節加多了植樹的活動。猶記鄉謠所唱,"三月三,鋤頭竹仔都種生"歌詞中的鋤頭是指鐵鋤頭上的長木柄,竹仔是指一種名叫金竹子的竹,特別耐用不易折斷,一般用作瓜菜(如苦瓜、茄子、荷蘭豆、豆角、節瓜等)攀附生長的枝架,收成後拆了,下回可以再用。歌意已晒乾作用材的植物也可以再種生長。也說明春天氣息令萬物欣欣向榮的景像。

 

  附帶一則,四月四日是中華民國的兒童節。到現今台灣仍在奉行這日是兒童,可能在今年(2013年)確立為假日。當年世界婦女聯會在莫斯科的世界婦聯大會上,訂定了六月一日為國際兒童節。在大陸,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,第十二次政務會議於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通過《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》,規定六月一日為中國兒童節。

 

php hit counter